首页 |

走!到长安见证“八大助力”带来的和美乡村新变化


来源:长安组工

一年来,长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市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关决策部署,创新开展“八大助力”行动,推动组织、高校、人才、产业、财政、文化、公益、政策等向一线集聚,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“万千行动”取得实效,为加快建设西部强区、奋力谱写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。

组织赋能


【资料图】

使命的力量在长安施展

建立“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库”,选派退出领导岗位干部、退休干部、新任职年轻干部等各类干部人才384人下乡村指导服务,推动基层有效治理。组织100余名新招录教师、37名医护人员到乡村支教、支医,行业部门组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7支541人,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提供人力支持,服务乡村振兴大局更显担当。

高校赋能

智囊的加持在长安融合

充分发挥驻区高校人才聚集、知识密集和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,组建20个乡村振兴顾问团和专家工作队,推动高校与全区232个村结对帮扶,使乡村振兴有“智库”加持。健全校地融合联席会议机制,组建长安区乡村振兴宣讲团,多种形式开展主题班次、专题培训班40余期,培训9000余人次,全面提高乡村振兴系统干部专项业务素质,凝聚各方合力,打造特色乡村。

人才赋能

共享的格局在长安形成

举办人才论坛、观摩交流等活动,打造长安大讲堂——周末大培训平台,搭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平台,申报18名科技创新“西安英才计划”青年人才项目,6名科技创新、基础教育、文化非遗等领域高层次人才。累计引进市级评定各类高层次人才共2332人,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69名,其中教育类1047名、卫生类222名,构建人才赋能新格局。

产业赋能

经济的腾飞在长安实现

按照“支部搭台、村企共建、携手发展”原则,引导企业和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,发展现代农业、休闲文旅等新业态。大力实施千企联千村,围绕村企共建主题组织擂台比武,促成71对村企共建;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,入库项目279个、总投资额21.88 亿元。优化乡村营商环境,促使产业驱动成效明显。

金融赋能

发展的引擎在长安提速

发挥财政政策、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,改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,争取各类涉农项目资金,依法依规减征免征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各类经营性项目相关税费,投入衔接补助资金8550万元,争取市级财政4030万元,完成25个村“整村授信”,解决融资需求 1135 万元,授信10.02亿元,搭建融资对接平台,互利共享质效有效提升。

文化赋能

新时代文明在长安品鉴

引导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文化振兴,统筹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一线倾斜,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6个、国家一级图书馆5467平方米、国家二级文化馆4010平方米,引镇西堡村、黄良立邵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,全区58人被推荐评议为中、省、市“好人”及道德模范,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,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链,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。

爱心赋能

希望的花朵在长安绽放

鼓励引导慈善组织、社会爱心力量参与乡村振兴,搭建多形式乡村振兴公益帮扶项目供需对接平台,探索新时代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。为524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700余万元,为70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发放助学金472万元,组织30个帮扶村慈善募捐29.4万元,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底蕴和动力。

机制赋能

成长的魅力在长安炫彩

建立表彰奖励机制,激励干部人才在一线建功立业。对到村工作期满的干部人才,授予纪念奖章,并评选出“长安区乡村振兴贡献奖”,给予5000元现金奖励。评选7人为优秀长期驻村干部,3人为“强化基层治理、推进乡村振兴”青年人才首期培训班“优秀班干部”、16人为“优秀学员”。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,以最大实惠、最优政策,鼓励激励各类干部人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。

在长安

俯身求索 奔赴一线

扎根谋事韶华正好

在长安

踔厉奋发 见证改变

田间地头也能发光

在长安

只争朝夕 日新月异

村民笑容就是回报

来长安

感受“八大助力”行动

来长安

体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!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