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

舆情关注:暴雨中坚挺的古建筑


来源:文旅中国

7月30日至8月1日,京津冀迎来强降雨天气,引发大规模的洪涝灾害。此次强降雨受灾面积大,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网上对于此次暴雨的关注和讨论也不断增多,一些关于古建筑的网络谣言也随之发酵。诸如卢沟桥坍塌;故宫600年不积水,此次积水系排水系统有问题等信息,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。随后,新京报记者与丰台区核实得知,坍塌桥梁并非卢沟桥,系旁边的小清河桥;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,对故宫积水相关谣言进行辟谣。随着官方媒体相继下场辟谣,相关谣言引发的舆情影响得到缓和。

图源:网络

一、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


【资料图】

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舆情监测系统,以 7月31日0时至8月3日14时为周期,检索“暴雨、卢沟桥倒塌、故宫积水”等相关关键词发现,舆情在8月1日10时左右迅速攀升并达到最高点, 此后舆情经历大幅度的下降,于8月2日舆情渐趋平缓,8月3日,舆情热点下降之后又掀起2次较高的峰值。总体而言,舆情关注热度起伏较大,舆情事件经历一次较大的发酵之后,后续的舆情波动依旧不断。

图:舆情走势图

7月31日,关于卢沟桥坍塌和故宫积水的谣言传出,舆情开始扩散。31日,网络传出持续强降雨致卢沟桥坍塌的消息,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,经证实卢沟桥并未发生坍塌,#卢沟桥未坍塌#迅速成为微博热搜。一张“故宫六百年来从未积水,经过现在更加科学的排水措施,终于积水了!”的图片在网络上热传。同时,短视频、微博平台上也出现不少短视频拍摄故宫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画面,对故宫的排水系统功能提出质疑,话题#故宫辟谣600年不积水#迅速登上了热搜。这两条舆情,迅速引发广大网友热议,舆情快速发酵,网络平台上迅速形成关于“卢沟桥未坍塌”、“故宫慈宁宫积水”、“故宫600年不积水”等热议话题。当日,新京报记者和北京新闻广播迅速反应,通过新闻报道,分别对卢沟桥坍塌和故宫积水相关谣言进行辟谣,给出了官方、可信的回答。经过一晚的发酵,舆情事件于8月1日10时左右达到舆情的制高点,实时监测信息量达到233条。光明网、环球网、中国青年网、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也陆续发布新闻报道,对事件进行了澄清。8月2日,舆情经历大幅下降的同时渐趋平缓。8月3日,随着话题#暴雨下故宫排水系统如何运行#和#故宫辟谣600年不积水#热度再次上升,舆情仍有两次较小幅度的热度回升。

截止8月3日14时,舆情已大幅度下降,相关舆情信息总量共计2702条,包括客户端2266条,微博203条,微信132条;客户端信息量占比为83.86%,微博信息量占比为7.51%。互动声量为663.87万,影响力值为7450.26万,说明此舆情事件,大众的参与度较高,有一定舆情影响力。

图:互动声量与影响力值

本次卢沟桥和故宫积水的谣言事件,试图将倒塌的小清河桥说成卢沟桥;借故宫积水的照片和视频,诿过于新中国成立后对故宫的改建“破坏了古人的设计”,导致故宫积水。这些谣言煽动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对比,妄图将现代科技与古代建筑技术放在对立面,迷惑众人,煽动舆论。经过多家官方媒体的发声,对谣言所引发的舆情事件进行了澄清,使得该舆情事件在经历迅速发酵后逐渐趋于平缓。

二、网友观点

对“暴雨、卢沟桥倒塌、故宫积水 ”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:

图:网友评论分布图

一是对古代建筑及其技术的肯定,占比约55.8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
@红尘看花789:最好的技术,是人的责任之心

@朱砂:经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,经历过风雨,都没能撼动它半分

二是对现代建筑质量的质疑,占比约22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
@小为XW:为何八百多年还这么坚固,而现在一场大水就玩蛋,是现在技术不行?还是建材不行?

@不夹西瓜:古代的好好的,现代的倒塌了,其中讽刺意味是不是很浓?

三是对古建筑遗迹保护的讨论,占比约11.3 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
@悲天人:也从侧面说明对古迹保护的好……

@ 阿冰17:水火无情,灾害对古建筑的摧毁能力强大,要更好进行保护。

四是探寻事件真相,不轻信谣言,占比约10.9 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
@空天剑:这事真不能就这么盖棺定论,先要弄清楚故宫是否发生积水,故宫是否600年未有积水,积水的症结在哪里等几个问题,不能就此被带节奏。

@寒江V5:真是无知造谣,招眼一看也不是卢沟桥

三、舆情点评

在这次北京的暴雨中,建成831年的卢沟桥屹立在卢沟河上巍然不倒、故宫精妙的排水系统依然抵御住了暴雨的侵袭。它们的建造都蕴含着古人精妙的建筑技艺、严谨的工匠精神以及治水和防灾的智慧。

在几百多年前,没有钢筋水泥、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、没有工程质量法的约束,但深植在工匠骨子里的“工匠精神”却在时间的长河里,经得起历史和风雨的考验。而反观近期的一些由于质量问题、设计问题、施工工艺问题、材料问题等引发的建筑安全案例,都在提醒我们应当保持足够的警醒与反思。

在自然灾害中,古建筑的岿然不动也并非个例。1996年发生在丽江古城的地震摧毁了很多现代建筑,而很多木结构的房屋框架都没有倒;山西应县木塔,才能经历多次天灾仍屹立不倒。正是中国古人对木质材料的了解和完美应用,用事实证明了“墙倒屋不倒”的中国古建筑特点。古代建筑遗产无论从结构、设计、材料、工艺、功能性等无不彰显古人的智慧,值得现代建筑技术充分学习与借鉴。

但是,古代建筑有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,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它们的保护力度。从这次卢沟桥的稳固与故宫排水系统两个事件,我们也可以看出,一方面古建筑的稳固得益于古人的技艺与智慧,另一方面也是持之以恒的对古建筑的悉心保护和耐心维护之下,才能使古建筑共同历经暴雨之后,依然安然无恙。因此,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维护,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。通过现代技术的加持,更好的为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维护提供保障。

至于古代建筑技术和现在建筑技术在应对灾害天气时的优劣,笔者认为根本无须讨论。在现代城市,密集的人口聚集、复杂的城市功能、精密的基础设施等,都注定了应对极端天气我们只能去摸索更适合现代的办法。我们汲取古人智慧的同时,必须不断创新、提升科技含量、增强应急能力,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。

责编:王娟;二审:唐志成;三审:赵婷

相关阅读